爱国

AIGUO

为民

WEIMIN

崇德

CHONGDE

尚艺

SHANGYI

邵长艳:回家

       盛夏的暴雨说来就来,一场倾盆大雨打破了出行计划,今天要回我的家乡——塔山镇土城村进行采风活动。看着车窗外如流如柱的大雨终于渐小,我们迫不及待地出发了。

       这条熟悉的路途,今天却走的开心、兴奋、激动。路两边被大雨洗涤过后的树木青翠欲滴,宽阔的柏油路被冲洗得油亮,路边一望无际的田野汇成绿色的海洋,波光粼粼的河面上一群群自由戏水的鸭子在快乐游翔。这就是美丽的河滨大道。

       没多久,就远远地看到了计斤门——塔山镇的标志性建筑。这座千年古城,蕴藏了深远的文化历史,蕴育了塔山人民勤劳勇敢的品格,蕴含了塔山人杰地灵。“快看,我们塔山的计斤门!”我自豪地向同车人介绍,高高的城门巍峨耸立,一块块黛青色的青砖经历了苍苍,蕴涵了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三个拱形的城门像威严的士兵把守,守着那个年代的百姓的安危。路两边青砖白墙黛瓦的建筑栉比鳞次,千丝万缕的柳条迎面而来,恍如到了江南。

       车子很快到了今天的目的地——塔山镇土城村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家乡人,因少年求学多年在外,却还是第一次走进这里。

       当我踏进村史馆,眼前的一切令我惊叹!惊叹塔山悠久的历史文化,惊叹塔山人民的历史丰碑,惊叹塔山人民的勤劳勇敢。一幅幅浮雕栩栩如生,记载着塔山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美好的生活;一张张历史的英雄画面,展现了塔山人民保家卫国、誓死抗战的英雄气概和家国情怀。邵学道是我祖爷爷辈,怀着敬仰的心情读完了他的故事,泪水不觉中湿了眼眶,那时的祖辈竟是如此英勇无畏、誓死如归,他是以怎样顽强的精神意志一个人和鬼子打了一天一夜,打退了一百多个敌人?又是以怎样的毅力坚持到最后,在熊熊烈火中用手摸着拆开手枪的零件、胡乱散去,不给敌人留下任何武器。现在身处和平年代的我难以想象那种意志、那种信念、那种执着。最终年仅21岁的他英勇地牺牲在熊熊烈火中,热血铸忠魂——英雄的青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淮海战役中张作谦连跑徐州四趟,在寒冷的冬季徒步护送伤员去徐州,视战士如亲人,宁愿自己受冻,脱下衣服为伤员御寒,那个寒冷的冬季,缺衣少食的年代,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长途跋涉,来回1000多公里路?他们是否忍住脚伤的疼痛,是否忘记腹中的饥饿,是否不知疲倦咬牙坚持着?这种不畏艰难险阻、甘心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土城村的王宗全是一名贫苦的农民,他心胸广大,把唯一的独子送到战场,壮烈牺牲,年仅19岁。他的那句“国难当头,哪来的家长理短的事,打鬼子不讲儿子多少,不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俺也莫想过上安稳日子”是多么的豪情万丈,又是多么深的家国情怀促使他这么做。深处和平年代的我们,这种家国情怀值得学习。

       邵接沛也是我的祖爷爷辈,他不顾个人安危埋地雷,不幸被敌人重重砍了一刀,但他顾不上包扎,任鲜血流淌,一路狂奔报信,由于他报告及时,得以救了战友,他这种无惧无畏、顾全大局的精神,教育如今的我们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还有孙传学、潘柏林勇敢地潜入敌人的阵地,智斗日寇,减少了对人民群众的危害,降低了财务的损害。勇于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是当今年代的我们在危急时刻应该学习的。

       勤劳朴实的塔山前辈们在抗日战争时期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他们织布纺军装、送军鞋,把家里稀少的物品送给解放军,用实际行动表达着自己一颗赤子的爱国之心。

       光荣榜上的“最美土城人”,记载了近年来突出的先进人物事迹,有服侍瘫痪老人十几年如一日的好媳妇,有乐于助人的好邻居,有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党员先锋模范,这不正是继承了先辈们的无私奉献、为党为民的家国情怀嘛!

       土城村是塔山镇的驻地。据考有春秋莒子国初都古城遗址,据民国《赣榆续志》记载,“今有莒城有二,又有土城”。现有3处遗址,位于村东侧、村西南角和塔山小学内,2010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又为汉代计斤县城,隋代为怀仁县城。城址土垒巍然,因以土建城,故称土城。从春秋到汉至今,这座千年古城历经沧桑,蕴育了悠久的历史文化。

       村史馆内的文物让我汗颜,作为家乡人居然不知这许多的文物,有出自南部汉墓的代表礼仪之邦的仪杖,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现存放在区博物馆,是镇馆之宝;有建筑城墙的绳索,有汉代的青铜器,铜绢、西巫旦纹铜盆、铜镇兽、春秋鱼水纹铜盆、四季青瓷罐、铜镜、漆器和陶器。漆盒汉豆形铜灯,我贮立在这些美丽古老的文物前,想象着它们当时繁荣昌盛景象,是否也举行着盛大的节日宴会,是否在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叫卖声彼此起伏的集市上购物。又或是哪家的公子、小姐、夫人在或幽或暗、明亮交替的铜灯下读书、聊天。

       土城大事记,记载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任的村书记,为塔山为土城村为父老乡亲,作出开天辟地、福泽民众的贡献。惊讶地发现16位村书记中,有三位是我的至亲,我佩服他们带领群众勤劳致富的魄力和勇气,为民造福,大爱无疆,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在荣誉证书堆积如山的展览前,一本本证书记载着土城人的勤劳生活、富民强国的闪光足迹,也代表着他们振兴社会主义新农村,喜迎二十大、强国复兴有我的美好愿望和决心。

       徜徉在村史馆内,从浮雕到历史英碑,到文物的观澜,再到现代建设等等,我仿佛从古代穿越到现在,想择一盏油灯,看天空的繁星,翻一本古诗词;想择一铜镜,对镜贴花黄;想参加浴血奋战的抗日战争,救治伤员,我想,我该是一名优秀的八路军医务工作者吧。

       千年古城,山水塔山。子贡山上,端木书台仿佛还留下朗朗的读书声;碧水蓝天、一望无际的塔山湖是江苏省第二大人工水库,供予着全区人民的生活用水,是赣榆人民的母亲河。每到夏季泄洪的时候,气势磅礴,犹如黄河奔腾之势,引来众多的摄影爱好者。塔山坝下梯田郁郁葱葱,牛羊在悠闲地踱着方步。湖面上不时有鱼儿追波逐流,在雨后的彩虹中跃出。振兴中华,强国复兴有我,有塔山土城人民,有我山清水秀的美丽故乡。

       作者简介:邵长艳,女,塔山镇土城村人,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赣榆区人民医院科室护士长。散文在《连云港日报》《人民医苑》等报刊发表,现为连云港市作家协会会员、赣榆区作家协会理事。

 

主办单位:连云港市赣榆区作家协会  邮箱:gyxzjxh@163.com

苏ICP备13051016号  法律顾问:张加瑾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