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

AIGUO

为民

WEIMIN

崇德

CHONGDE

尚艺

SHANGYI

王铜起:故纸堆中寻觅地方文化精粹

   

    冬日午后的阳光暖融融,照在屋内阳台上。昨日,在位于赣榆县青口镇的老电影院小区,记者见到了地方文化名人王铜起。他坐在阳台简易书桌上,穿过时光隧道,聊起了徐福传说以及多年从事地方历史文化搜集整理和研究的故事。

 

《赣榆诗词集萃》:1300余首诗词令人眼前一亮

 

  厚厚的一本《赣榆诗词集萃》,囊括了从魏晋南北朝到清末赣榆籍和历代诗人吟咏赣榆的诗词1300余首,时间跨度1600多年。

  历时四年,王铜起完成了赣榆古诗词收集整理和注释工作,全书105万字。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选取赣榆籍或相关诗词难度可想而知,为此,他南下北上,跑遍了全国各地的图书馆、档案馆,搜寻蛛丝马迹。最终不负众望,该书不仅是江苏文艺出版社精品样书,还获得市首届五一工程奖,受到社会各界很高评价。

  王铜起是位土生土长的赣榆人,出生在赣马镇,当地深厚的人文底蕴浸润着他的心灵。上个世纪80年代,他因文字功底扎实,在县政府办公室担任秘书、副主任、主任等职务。而真正将他与地方历史文化联系起来的,却是此后20多年的工作生涯。他曾任县文化局局长10年,县文联主席21年,后担任县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回顾自己的工作生涯,一直与文字打交道,后半生一直从事编纂地方历史文化工作。2006年,他退二线后应邀参加县史志办的赣榆地方志编纂工作,收集整理大量珍稀文史资料,丰富了县志内容。

  与国内辑集地方性诗词作品不同,这部书侧重从不同角度勾稽古近时期地方诗词,难度也可想而知。

    年过六十的王铜起,坐在椅子上,思绪仿佛回到多年以前。早在1996年春,正在县文化局主持工作的他就提出编纂历代赣榆诗词集萃的计划,成立编纂小组,开始了紧张的搜集资料、确定体例、抄录诗词、编写注释等工作。在资料搜集过程中,他积极找到相关单位和个人的大力支持。县档案馆提供了珍藏的全部方志,家谱资料;县党史工委、县志办、县图书馆和赣中图书馆提供了大量资料。尤其难的是,县委党校邱孟琪老师提供了罕见的明代朱梓纪念诗文集抄本、翁同龢诗作影印件和其他一些珍贵资料。

 

  《新白雪遗音》:一部珍贵的地方史读本

 

  《白雪遗音》是清嘉庆年间山东历城华广生编写,收录了当地几百首民间小曲,然书成,遭禁,却在坊间广泛流传。200多年后,王铜起与庄佃坤主编的《新白雪遗音———赣榆民间小曲集》,历时9年才完成的地方民歌曲谱合集。

  据王铜起介绍,赣榆民间小曲多从宋词元曲演化而来,词调优美、庄严,并非流传于下里巴人,而是阳春白雪。全书分为三部分,一是赣榆土生土长的原唱歌曲;二是更大区域流传的,比如山东南部、安徽东北部、苏中地区等地流传;三是江南小曲,比如《拔根芦柴花》等。

  “民间小曲是民歌中的一种,曲调流利舒畅、哀婉柔美,结构整齐,调式丰富,表现手法直白大胆而不隐晦,声腔跌宕缠绵多韵格,内容丰富,情节精彩。”王铜起介绍到,比如太平年调《四本》,表现赣榆县沙河镇一个长工与地主的女儿一段爱情故事,词漂亮,情节精彩,两人最终冲破封建阻碍,喜结连理。《百花献寿》表现赣榆商埠重地青口港,一群生活在最底层妓女的悲惨生活,令人潸然泪下。套曲《大沟南花会》生动描绘了城南乡大沟庄每年正月和清明节举行花会的情景,一咏三叹。

  “搜集整理赣榆民间小曲,是一项面广量大且刻不容缓的抢救性文化工程”。2001年底,在县政协文史委工作的王铜起,邀请民间艺人许家昌等人一同收集整理全县民间说唱艺术资料。许家昌不仅把手上的大量曲谱贡献出来,还充分发挥听曲记谱的特长,帮助收集整理了大量民间小曲。

  “这不仅是一部曲谱,更是一部珍贵的地方史。”王铜起介绍到,书中第一首《打县城》讲述了清末民初,海州、羽山等农民起义军联合攻打赣榆县城,反抗朝廷压迫的历史事件,全曲运用了十六个套曲。

这部书初稿完成后,因文化经费短缺,未能付印。王铜起便把它一直放在书橱暗屉里,直到去年得到县里资助才正式出版。

 

《徐福外传》:我市首部大型单本连环画

 

  从事地方文史研究,最忌讳的是拘泥其中,难以跳出框框局限。对此,王铜起有着自己的见解,“历史是死的,但研究者要学会沟通古今,根本目的是以史为鉴,普及宣传地方文化价值,而非纯粹为了自娱自乐。”

  17年前,担任县文化局局长的王铜起,就敏锐地组织排练大型历史京剧《徐福》。赣榆京剧有一百三四十年历史,是我省最早传入的地方,连续6届京昆、京剧科班。王铜起此次排练新居抱着一举两得的想法,一是彰显中日文化名人徐福的故事,而是让京剧老戏种焕发新生机。

  “放着团里的角色不用,反而花钱请外人来演”“这不知怎么想的,七拼八凑能拍出什么好戏?”面对各种非议,王铜起咬牙抗住。当时,没有经费,他从县里要来政策,自己到企业单位化缘。那段日子,他到处求人帮忙,最终拉到40万元经费。为了打造精品剧目,从编剧、导演到演员、舞美、音乐等,他都从北京、上海、南京、徐州等地请来顶尖人才,编排剧目。如今看来,这种组团打造剧目的方式国内大型晚会和精品剧目都采用这种方式,但当时却几乎没有人这样做。

  功夫不负有心人,京剧《徐福》受到业内专家高度评价,一举拿下省第四届戏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优秀演员奖、特别奖等4项大奖,并囊括了市新剧目调研优秀剧目奖、舞美奖、灯光音响奖、优秀演出奖、组织奖等7个大奖,获得市五个一工程奖。

  一台戏救活一个团差点成为现实。1997年,王铜起积极准备京剧《徐福》复排出国演出事宜,在送剧本到南京路上发生严重车祸,最终抢救回来,却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加上经费限制,这一计划最终搁浅。时隔多年,王铜起想起这段经历仍感慨颇多,“好的戏还是有人看,虽然舞台设计、道具服装、舞蹈音响等很重要,但优秀的演员和剧本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学者在书斋中研究的大本大本的徐福论文集,如果传播到民间和群众中?去年,王铜起负责大型连环画《徐福外传》的创作,通过这种方式可视性强、故事性强,老少皆宜,传播范围广。在创作中,他广泛吸收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例如,他多次到赣榆档案馆、图书馆,翻阅风水、中医等书籍研究,搞清楚徐福如何从青年学子成长为著名方士的过程。

  其次,他借助徐福的经历,把秦代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表现出来,原名为《秦史 徐福外传》,后改为《徐福外传》。此外,他还突出了徐福在韩国的历史,针对争议较多的徐福故里、出海口等问题,按照秦代史专家意见做了巧妙处理。这本书是我市最大的一本连环画册,也是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精品彩色连环画之一。

退休后,王铜起积极为地方文化建设出谋划策,参与海洲湾渔业博物馆布展设计,全景展示了盐业发展历史和沿海渔民渔村的风俗习惯,为赣榆老街设计风情民俗,沧海桑田、赣榆民俗、历史名人等篇章,把赣榆风情民俗和历史文化吸收进去。 

 

    王铜起,男,赣榆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历任赣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副主任、主任,夹山乡乡长、县文联主席、县文化局局长、县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多篇散文在《雨花》等文学期刊发表,散文《河西道中》获连云港市政府文学奖散文一等奖,散文《读书三题》获连云港文学散文一等奖。编著《赣榆》《赣榆诗词集萃》《今古名人与赣榆》《新白雪遗音》等多部文献。2012年创作的我市首部大型单本连环画《徐福外传》,融故事性、史料性和知识性于一体,艺术再现了秦代方土徐福与秦始皇、徐福与海外民族的传奇故事,丰富了徐福文化宣传载体。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得到学界广泛关注和各界好评。

         20124月,出任赣榆县作家协会四届理事会主席。现为赣榆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连云港电视台专访https://v.youku.com/v_show/id_XOTI3MTQ4NzY0.html

主办单位:连云港市赣榆区作家协会  邮箱:gyxzjxh@163.com

苏ICP备13051016号  法律顾问:张加瑾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