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

AIGUO

为民

WEIMIN

崇德

CHONGDE

尚艺

SHANGYI

原创作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红都瑞金行

红都瑞金行

  • 分类:散文
  • 作者:徐学鸿
  • 来源:赣榆作协
  • 发布时间:2021-05-10 23:35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红都瑞金行

【概要描述】

  • 分类:散文
  • 作者:徐学鸿
  • 来源:赣榆作协
  • 发布时间:2021-05-10 23:35
  • 访问量:
详情

       因为敬仰,瑞金,我们来了。
       因为寻根,瑞金,我们来了。
       薄雾微凉的黎明时分,我们一行三十余名政协委员在赣榆区政协组织下在连云港高铁站乘坐高铁,一路向南,沿东部平原然后在东南丘陵向西转了一个弯,半夜时分到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摇篮——红都瑞金。
       清晨的瑞金,鸟语花香,阳光明媚。在瑞金市红色文化培训基地,区政协主席刘洪卫作了学党史实景课堂教学开班动员讲话并举行了授旗仪式。授旗仪式结束后,我们身着红军服,怀着崇敬而虔诚的心情,乘车来到瑞金市东北5公里处的叶坪革命旧址,怀着崇敬的心情向红军烈士纪念塔敬献了花圈。走在用水泥铺砌的“踏着烈士血迹前进”字迹的草坪大道上,望着塔身犹如一颗炮弹的红军烈士纪念塔,感慨之情油然而生,正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今天幸福的新生活。

        
       叶坪革命旧址掩映在森森的古木之中,我们仿佛行走在时间的隧道中,处处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浓浓氛围,似乎听到了穿透万里长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庄严宣告。叶坪因叶氏在此定居得名,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华苏维尔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临时中央政府旧址为建于明代的谢氏宗祠,宗祠内部以木板隔成15间,作为各部 (委) 的办公室。每间办公室几乎都兼当宿舍,基本是一桌一椅一床,十分简朴。看到如此简朴的办公条件,敬意顿生,我的脑海里浮现起方志敏烈士在狱中所写的《清贫》:“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下午,我们来到了沙洲坝红井旧址群,我终于欣喜地见到儿时读到的红井。红井深约六米,井沿高约半米,用青灰色砖块砌成,外敷抹水泥。井口直径约为一米,井壁用鹅卵石砌成。红井旁还放置了一个供游客打井水的木桶。
       据《太平寰宇记》《赣州府志》等史料记载,瑞金因掘地得金而名。千百年来,瑞金民众生活并没有因地掘黄金而富足,却因四境崇山峻岭、动乱频仍、盗贼蜂起、苛捐杂税等而困顿潦倒。红井所在的瑞金市沙洲坝民众甭说能吃上一顿饱饭,就连吃水都成了大问题。当地民谣说:“沙洲坝,沙洲坝,无水洗手帕;旱死老鼠渴死蛙,有女莫嫁沙洲坝。”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后,瑞金民众生活才得到了改善。时任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看到沙洲坝民众吃的是浑浊的塘水,就与红军战士、中央机关工作人员、当地民众一起挖了这一口水井。中央主力红军离开瑞金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曾填埋了这口水井。水井的一挖和一埋,鲜明地反映出两种政权不同的理政观。水井的开挖,挖出了共产党与民众的鱼水深情,得民心者终赢天下;水井的填埋,埋葬了代表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府,失民意者必失家邦。
       饮水思源,五十年代当地民众称此井为红井,在井边上用木牌分两行写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十四个赤金大字,后又将木牌改为石碑,落款为“沙洲坝人民敬立”,并设了围栏。在红井的周边,还新建两座石雕,一座石雕再现了毛主席挖水井时的场景;另一座石雕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红井现已成为网红打卡地,人流如织,一张张笑脸透着开心,透着幸福,透着甜蜜。
       我伫立在红井旁,喝上一口清凉甜润的井水,耳边又响起了《红井水》的歌曲:红井水哟,甜又清哎/水捧(里格)清泉想亲人/喝上呀一口哟红井水/一股暖流涌上心/毛主席当年在瑞金/亲手为咱挖红井/……红井见证了东方泱泱古国的涅槃与重生,红井精神也正滋养着生活在这一热土上的人们。面对这一口红井,区文联主席谢春岐激情满怀,口占《七律·瑞金读史》一诗:“瑞京叶坪竹木欣,沙洲坝村军民亲。古樟树下听党课,红井侧畔话初心。苏区初探建国梦,作风严纪铸军魂。岁月静好新时代,吃水莫忘挖井人!”
       四月的瑞金,天气阴晴不定,早晨还是阳光一片,中午却细雨霏霏。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时而冒雨,时而顶着阳光,先后到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中革军委旧址群、大柏地战斗干部会址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在瑞金,我听到了最为漫长守候的爱情故事,被誉为“共和国第一军嫂”的陈发姑每年为参加红军一直未归的丈夫打一双草鞋,一打就打了七十五年,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在瑞金,我看到了最坚挺傲立的十七棵郁郁青松,相约参加红军的华屋村十七名少年在蛤蟆岭的山岭上,亲手栽下的十七棵青松,想给家人留个念想,但这十七名少年却一个也未能再回来看一眼早已傲然屹立的这片青松。在瑞金,我感受到了农民的大爱情怀,老农民杨荣显鼓励自己八个儿子先后参军,最后八个儿子全部血洒疆场……

        
       在实景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进行了“重走长征路”体验活动。我们在云石山下周边的一个村野集合,模拟三十年代参军入伍的场景,每人在报名参军簿上签下自己的姓名,集体宣读红色家书,领取武器弹药,接着整编好队伍,举行授旗仪式,喝完壮行酒后,沿着蜿蜒曲折的乡间小路,冲过烟雾弥漫、枪声不断的“封锁线”,最后攀爬过一座无名小山。整个体验过程既紧张又兴奋。区政协的刘成艳充当了“伤员”角色,她深有感触地说:“我躺在担架上十多分钟,身子骨差点被颠得七零八落,浑身酸痛。红军当时过雪山爬草地的艰难困境真的难以想象呀!”
       离开瑞金的前夜,我们在红都剧场观看了一场大型红色文艺演出。演出以情景剧的形式再现了瑞金这一热土上悲壮而感人的英雄事迹。那一幕幕催人泪下的场景,那一场场直达人心的表演,令人心潮澎湃。看完演出晚会,我们的心情沉重而激动。三十年代初期的瑞金人口24万,参军支前的达11.3万人,壮烈捐躯达5万多人。瑞金的一山一水见证着血与火的激情岁月,瑞金的一草一木珍藏着悲壮激越的英雄故事。
       漫步在灯火辉煌的瑞金街道上,映入眼帘的是镶嵌着红色五角星造型的路灯,人行道旁竖着红军卡通造型的宣传牌……在这一片满是红色元素的夜色背景下,一幢幢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大道如彩练当空,作为全国最大、影响最广的革命教育名城,一个富有生机的现代化瑞金正以磅礴之势快速腾飞……
        瑞金,再见!
        瑞金,致敬!

       作者简介:徐学鸿,文学博士,江苏省作协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市赣榆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下一个: 萝卜干
下一个: 萝卜干

主办单位:连云港市赣榆区作家协会  邮箱:gyxzjxh@163.com

苏ICP备13051016号  法律顾问:张加瑾 律师